博客年龄:18年8个月
访问:?
文章:574篇

个人描述

姓名:石涛
职业:艺术品运营商
年龄:随着岁月逐步增长
位置:中国,海南
个性介绍:
本人绘画作品鉴赏家,会计学会副会长,精通国内外资本运营,会计业务咨询,审计业务研究,工商业务咨询,税务业务研究,经济评论,摄影研究,心理学研究,国内外贸易研究,消费维权研究,本人著有〈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例〉<财经论文集>,喜欢文学,摄影.野外拉练.QQ57797635
我的自传网址是:http://tingyue.spaces.live.com/PersonalSpace.aspx?_c02_owner=1敬请光临

我的姐姐

2015-01-04 16:06 阅读(?)评论(0)
我的姐姐                                            
                                                                                                                     

 

                   

 

深冬的大雪,在天空中轻轻悄悄地飘洒着,从早晨一直到黄昏。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飘飘洒洒的雪花,我默默地享受着这寂静的时光。这时,电话响了,是老弟的。让我找人看看一张化验单。

然而我的思绪,却让我想起另一个人,我的姐姐。我有一个姐姐,比我打三岁,记忆中对的她得印象是最为零星和琐碎的。在我所有的对她残存的记忆中,我很难找出头绪,把它们串联起来。因为我家的姐姐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

记忆的碎片中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是姐姐最为宝贵的年华,在那本该她无忧无虑,本该与其他同龄孩子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放学、逃学的年龄里,却因为我与三个弟弟过早地负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我出生时,姐姐已经三岁多,那个年代很多人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人读书没什么用,早晚还是别人家的人,本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自然摆脱不了这个局限。他们毅然决定,让姐姐来照顾我和三个弟弟,等我们能够自立时再姐姐去上学,在邻居家人对姐姐的记忆中,始终是胖乎乎的姐姐背上背着柴禾,手里拉着我,怀里还抱着弟弟,伸长着脖子,憋着劲,一脸通红的样子。就像是被定格在了那里,定在了时间的长河中。

来到边外后,为了维持生计我和姐姐、弟弟一起上山采药。有一次,我们几个去山上采药,路过一条小河,为了防止过河水凉,村民在小河上搭了一条窄窄的独木桥就是用两根不很粗的树干架在河上,人从两根圆木上走过去。在两根圆木跳板上行走的时候,颤颤巍巍的,像是在走钢丝,又像是走平衡木。人走在上面很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姐姐就是因为那一次不小心,没有把握好平行,从两根圆木独木桥上掉下来,摔倒在河水里,姐姐在水里的时候恐惧的不得了。当时我吓心砰砰直跳,多亏小河里水不深,没有造成生命危险。我们几个赶紧把姐姐拉上来,姐姐全身已经都湿透了,冷得直打抖,那样姐姐还是坚持一起上山采药。我们还到河里捞小龙虾煮熟了,到县级市街上去卖,赚点小钱维持生计。

当我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最小的弟弟也四岁了,这时我们也基本能够自理了,姐姐拥有了再次回学校的机会。此时的姐姐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的年龄,在班上不可争议的成为了大姐大。我的姐姐在四年级三弟在三年级常常是受到老师的体罚,几乎每天都要被老师打耳光、揪耳朵和被脚踢、并且放学继续罚站,不让回家。姐姐和弟弟接受不了这样的体罚,就慢慢的开始逃学、而逃学的次数越多,挨的打也就更多。不但老师的体罚越来越变本加厉,被家中人知道后,又招来家中父亲的打骂。父亲教育孩子缺乏耐心,教育方式更加粗暴,常常用木棍的赶我们去上学。其结果适得其反,姐姐和弟弟渐渐的就开始厌学了,到后来干脆几天都不去上学了。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年幼的姐姐向父母提出不再上学了。父亲沉默着,经过一天一夜的痛苦挣扎之后,睁着红肿的眼睛对姐姐说:“丫头啊!爹对不起你啊!”,接着便是泣不成声了。从此姐姐便丢下了心爱的书包,和父亲、哥哥一起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此,母亲难过了好些日子。我感觉原因其一是,家里十分的困苦,父亲和哥哥两个人养活八口人,家里需要姐姐帮助。其二是,姐姐自己也不愿意继续念书了,因为她得年龄远远大于她们同班同学,她觉得难堪,就这样姐姐辍学了,其中大半的原因是我和弟弟们造成的,这也是我心中一直觉得有愧于姐姐的原因。

让我终生难忘,十六岁的姐姐就像成年人一样跟着队里的人种地收割了,为的是能为家里多挣些工分,同时也为减轻父亲、哥哥的压力,在田野里姐姐干着成年人的活,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也不休息,仍然坚持着坚持着……。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拼命的干活的劳累,已经超出了身体极限,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姐姐为了这个家付出全部心血,尽心尽力,功不可没。记得那年麦收,累了一天的姐姐早早的睡了,细心的母亲发现姐姐的手紧紧的攥着,掰开一看,姐姐稚嫩的手都磨出了血泡,母亲抚摸着姐姐手心疼的一夜未眠。

那时我们来边外,是姥姥提供的线索,姥姥的叔辈弟弟几年前上了边外,在内蒙古一个旗的辖下公社。当地当时也有规定,有亲属才能落户,没有亲属当做盲流还要遣返。我们家当时没有直系亲属,只有舅老爷。找到舅老爷,他给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联姻。贤惠懂事的姐姐,只有十五岁那么小,竟然就已经知道要为家里分担解忧。当时,地市青年还在我们公社下乡,青年点一个班长叫牛荣,经我舅老爷介绍,姐姐和牛荣处对象。后来,牛荣领姐姐到旗里姐姐家,又到地市。他们处了一段,感觉姐姐文化水平太低,再加上青年点返城,他们就决定不处了。虽然姐姐不处了,但是,我们家因为这层关系已经落上户,从这一点来说,姐姐在我们上边外,落户问题上是做出巨大贡献的。我们家人都不会忘记姐姐的。

我们来到边外时,住在青年点。不能老住在公家房子,总得有自己的房子。冬天时父亲和哥哥到山上拉盖房子用的木材,开春,家中就开始筹划盖新房。我们兄弟姐弟四个立即行动,在父亲的指挥下平地基,打土坯。那时,哪里人盖房子都是用土坯,父亲给我们分配了任务,哥哥每天300块坯,姐姐200块坯,我呢是120块坯,三弟弟是80块坯。一个月时间我们任务完成了。那个辛苦,有时候累了都想哭,但是,为了能盖起自己的房子,咬牙也要停住。父亲找了个家乡哪里的木匠,还是盖家乡哪里的房子。当地的房子是宽的,南北炕,而我们家盖的房子,和家乡一样,不宽,只是一面炕。在父亲小队社员的支持和亲戚朋友们的帮助下,在村子后面盖起了三间土坯房,从而解决了我们借房住的局面。

一九七四年冬季,我姐结婚了。

姐姐和知情不处了以后,村民介绍本村葛姓青年,没有成。再后来就和从格尼迁徙到我们村,住在我们东院的苏某青年相处,那时父母不太同意,但是,姐姐是非苏某不嫁。父母还是开通的,没有刻意阻拦。年初相处,年末就决定结婚了。送我姐的时候。邻居、亲戚排了长长的队伍,从村后头,绕到村前头,转了一圈,送到姐夫家。我姐结婚那天下小雪,在院子里摆的酒席。乡亲们吃的津津有味。看着乡亲们头上飘落的雪花,我感动了!多么淳朴的亲情,乡情啊!“姐姐”习惯了为家里操劳,直到结婚后时常回家和母亲聊天,对家里惦念不断,让我钦佩,让我感动!

当我回村劳动时,姐姐家曾经是我谈恋爱的场所。那时我们几个社员做一个恶作剧,把一封信放在我的邻居一位姑娘口袋里。事后她还真找人到我家提媒,人还是可以,一米六十身高,大眼睛双眼皮,就是比我大一岁。她父亲要的彩礼太多,我们家不是没有同意,而是真的拿不出。要一栋房子,这是应该有的,还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四套被褥。放在现在这不算什么,在当时感觉还是很多的。我们的约会地点就是姐姐家,因为我们两家是东西院,而姐姐家就在前一趟街,距离很近。彼此有了这次事件,她到我姐姐看见我,感觉不是很自然。时间长了也就释然了,彼此也有些好感。她说父亲要这些东西,也不是她的本意,但是,这些,也都是生活中必须的。我说慢慢说吧,这些东西目前我真的拿不出,借钱买这些东西,也很困难。每当我们到姐姐家,姐姐姐夫都找个借口离开了,这里也就成了我谈恋爱的场所了。后来我上大学她还给我来过信,我明确告诉她,我上学很困难,如果你能帮助我完成学业,也许有可能。后来就没有音信了。

我在上大学时接到家里来信,信中说十月十七日姐姐因心脏两间半狭窄,抢救无效于己末年去世。姐姐去世对母亲打击很大。我感觉姐姐刚刚过上好日子,就去世了,令我非常悲痛。使我回想起和姐姐一起相处的一桩桩一幕幕。姐姐从小就看我和三个弟弟,一致错过读书。在我们家上边外,没有落脚之地时,又是姐姐做出重大牺牲。舅老爷把姐姐介绍给下乡知情,后因姐姐没有文化,而这桩婚姻没有成。后来嫁给苏姓姐夫,孩子尚小。我很怀念姐姐,姐姐在我们兄妹中排行老二,姐姐为我们的家,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兄妹付出的最多奉献,可如今姐姐自己的责任还没完成,我的外甥女还没上学,姐姐却离开了人世。如今每当想起姐姐,我就忍不住流泪,总觉得亏欠了她太多。这一生,我觉得亏欠最多的人是姐姐——甚至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往事与记忆的姐姐,我们一家人都亏欠着她!我最放心不下就是那個姪女,每次回乡下都要去看看她,尽我所能去帮助她。

我坐在椅子上沉思着,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是啊,时光来去匆匆,三十多年不就是这样过去的吗。本来这已忘却了的往事记忆却又回到了我的回忆里,人到老年是活在回忆中的。

岁月蹉跎,形将老矣,回忆姐姐,在这寒风与雪花飘舞中交织,勾勒出一番别样的情谊……。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