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6个月
访问:?
文章:574篇

个人描述

姓名:石涛
职业:艺术品运营商
年龄:随着岁月逐步增长
位置:中国,海南
个性介绍:
本人绘画作品鉴赏家,会计学会副会长,精通国内外资本运营,会计业务咨询,审计业务研究,工商业务咨询,税务业务研究,经济评论,摄影研究,心理学研究,国内外贸易研究,消费维权研究,本人著有〈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例〉<财经论文集>,喜欢文学,摄影.野外拉练.QQ57797635
我的自传网址是:http://tingyue.spaces.live.com/PersonalSpace.aspx?_c02_owner=1敬请光临

【原创】哈尔滨霁虹桥

2016-12-26 08:53 阅读(?)评论(0)

哈尔滨霁虹桥

                                                

                                                                                       

 

那一年,我毕业被分配到了哈尔滨市一家机械厂,每次回家或者出差到火车站都要路过霁虹桥,可是,我并不知道霁虹桥不为人知的庄严和神祕。

直到我学会了摄影,闲暇之时,每当清晨或者黄昏我会经常孤零零的身影伫立在淡妆素裹的霁虹桥上,看着桥下飞驰电掣的火车,一股浓浓的凝望和遐想漫上了心头,遐想的心情被东方的晨曦拉得好长、好远,这才注意它充满异域感的浮雕艺术与神圣。难免生出种种情愫,良多感慨。

哈尔滨这座城市在一百多年前还是个晒网场,从中东铁路建设开始,哈尔滨就开始变化,特别是解放后苏联援建的十三个工业项目开始逐步变成工业城市、消费城市、旅游城市、教育发达城市。现如今,已经是冰城夏都,是人们赏冰雪、避暑纳凉的好地方。也有了许多有着美丽名字的地方:巍峨的龙塔,庄严肃穆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魅力迷人的太阳岛、清河湾湿地水涟涟、瑰丽多彩中央大街、欧陆风情伏尔加庄园、梦幻奇妙冰雪大世界、呼兰河口湿地、山中大王虎园….. 这些美景固然令人流连忘返,但我更钟情于浪漫城市中那飞架在道里南岗分界线上一座铁路立交桥—霁虹桥。

古老的霁虹桥,在早春迷蒙的晨雾中,好似饱经沧桑的老人,伫立在迷蒙、深邃、春寒料峭的道里南岗分界铁路上,不言不语,注视着世间的一切。石头铺砌的桥面早已铺上沥青,一层层深刻着岁月

的年轮,用水泥石条垒起的方形桥墩像城堡一样,停泊在城市中央,正带着沧桑岁月的厚重,穿越历史从中东铁路驰来。勤劳的市民,早早起来散步,或者急匆匆走在上班的途中。这宁静的早晨,被这样被他们极其简单的装点成了一幅令人回味的美丽画卷。我就在这美丽的画卷里,一天天的长大,烦恼却和年龄一样,慢慢的多了起来,而小桥却依然固我。它听不见我,但我却觉得它像历尽沧海的老人,能明白我的一切。

                                         

    霁虹桥是中东铁路选址哈尔滨修建铁路中心枢纽站时,在1900年就修建了一座用于车行与人行的木质跨线桥。现在的霁虹桥是1926年重建的【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工务部门著名的桥梁结构专家符拉基米尔·安德列耶维奇·巴利设计,建筑师彼得·谢尔盖耶维奇·斯维利多夫施工,这座被命名为“霁虹桥”的钢筋混凝土的跨线桥建成【哈尔滨的第一座跨线立交桥,也有可能是中国第一座同类桥梁,待考证】。巴利对混凝土结构很有研究,今天的俄罗斯建筑师对他的评价也很高。】桥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两侧人行道宽各3.1米,下穿滨洲、滨绥等5条铁路线,整体呈弓形,外形优美流畅,设计精美,风情浓郁,距今已有九十年的历史。这座铁路立交桥是南岗、道里和道外三个行政区的交通要道,为法式风格,也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和类保护建筑。设计者是哈工大教师B.A.巴尔里和 П.C.斯维里多夫。桥上桥下都经过精心设计,方尖碑、飞轮、狮面浮雕等都是精美的艺术品,也很巧妙地解决了立交桥的问题,并且很人性化,步行其上也不觉得吃力。目前国内现存的这种较古老的立交桥极为罕见。尤其是桥梁的尺度、雕刻艺术,恰好是当代桥梁建设中重新开始重视的桥梁景观课题。我想,桥是应当受到礼赞的,设计桥和建桥的匠师们更应该受到尊敬,因为正是他们实现了人的意志,战胜了横跨铁路难题,使沟壑天堑变通途。

                        

霁虹桥这个名字,它是中东铁路理事、当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所题,“虹销雨霁”,“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都来自诗赋名句,联想到滕王阁、阿房宫,20世纪20

年代,人们给了它长桥如虹的遐想。经过漫长岁月风雨的侵蚀,古桥依旧在,岁月历沧桑。斑驳的人行道,承载了多少孩提的欢笑;剥落的栏杆,倚靠过无数情人的遐想。可以说霁虹桥是哈尔滨历史的见证,它作为历史古迹和建筑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为哈尔滨增添光彩。今天这座虹桥依然静立在道理南岗分界的铁路上,显得那么伟岸、苍劲、厚重,饶有兴致的向过往的路人诉说着漫长历史变迁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刚来不久,去火车站接人,因骑车技术不熟练,在霁虹桥往火车站拐弯下坡的地方,撞了一个人,把那个人裤子都撞坏了,那个人还是很客气说,不会骑车就不要上路。我下了车惶恐地说对不起。当时,我害怕极了,不敢再上车,只好推着车走。这件事情让我很感动 ,让我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谦让。从那次事件以后,我认真练习骑车,不久,我就熟练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再也没有撞人。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但在我心里却打下与霁虹桥联系起来不可抹灭的烙印。留下沧海桑田,岁月悠悠。

透过晚霞的余光,在霁虹桥边丁香林徘徊,依稀看见霁虹桥下在道道永不相交钢轨映月时的静谧,月明星稀,月光倾泻,洒落霁虹桥,洒落在霁虹桥旁的圆形花坛。幽幽的丁香林,朦朦的灯光,月华静凉。化作了霁虹桥静穆的严庄。瞬间,火车在霁虹桥下飞奔。看见落日时分,夕阳晚照下的哈尔滨火车站,桥栏边听高铁轰鸣。岁月总在不经意中上演着光怪陆离的故事。让人们去评读去回味!而追忆逝去的碎影,在心灵却荡起绵绵的涟漪。

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斗转星移,霁虹桥依然如故,变的是桥边灯光的装饰,变化的还有桥上桥下的风景,大辫子的有轨电车不见了踪影,自行车道让给了汽车道,早晚上下班和周五及过节前壮观的拥堵场面。我有时开车去火车站路过霁虹桥,桥上的车流经常逼仄着我连变道都费劲,更别说认真看看霁虹桥的模样了。桥下增加了高铁,跑的更快、更稳。其实,桥一直未变,和看桥的人不同的心情而已。城市发展了,市民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交通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就很不错了,而现在却已变为汽车了。交通工具变了,对路和桥的要求也变了。那古老的霁虹桥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这座多年的老桥窄了,旧了,要扩建北广场了,就有计划要拆桥了,2016411

日政府与铁路局发布《关于哈站改造工程涉及霁虹桥文物保护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的公告》后,哈工大部分师生非常关切。他们主张原址保护霁虹桥,对于拆毁或重建霁虹桥的方案持不同态度。也有部分市民从情感上也不支持拆。

霁虹桥已从一个“婷婷少女”变成了“踟蹰老人”,这座集历史荣光和现实缺憾于一身的文物桥梁,已经成为哈尔滨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随着岁月的积淀,霁虹桥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值得尊重。就像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中年大叔,从脸上的几道鱼尾纹里散发出来的魅力有多大威力?

多少年过去了,霁虹桥依然弓起你那残缺不全的躯体,为人们搭建起了,爱的桥梁,更无怨无悔地,让人们从你的脊背上踏过,默默地奉献着,和忍受着夏日的酷暑,和冬日的严寒,一天天,一年年,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你的支撑和奉献之下,越过了铁路的彼岸,去实现了理想和愿望,回头望一望,你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让人心疼和挂牵。

霁虹桥默默安详承载着一切,承载着哈尔滨的历史记忆,是这座城市因中东铁路而兴起的见证,是哈工大早年中国毕业生的优秀设计杰作。作为这座城市地标式的构筑物,哈尔滨人理应将霁虹桥完好地保护,并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当下哈尔滨的历史重任。

我曾经与我赖以生存的城市是同步的,但现在尽管我还与这座城市朝夕相处,寸步不离,但却会越来越感到陌生和疏远,因为多年来的城市形象已经牢牢的盘踞在我的脑海深处,并溶解着我的情感,塑造着我的生命。

  人,许多时候是怀旧的。一座山,一条河,一座桥,便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便有无数心事在心中搁浅,繁华过后,化为烟尘,沉落在心,永不消逝。我把对虹桥的回忆装点成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心灵的窗前,看皑皑白雪北国虹桥的静美。它穿越历史,穿越岁月,却永远定格在心灵,让记忆的脚步常在那里徜徉!走过看过了,多少大桥和小桥,但在我心中最爱的依然是你,我居住城市中的霁虹桥!!

                                     

  最后修改于 2016-12-26 08:58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