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资料
| ||
![]() 日志正文
|
||
明日大寒,风冷飕飕的,锥子一样地刺骨,江面被皑皑白雪所覆盖。江边一棵树孤零零的立在寒冷的风中,风大是轻轻摇曳着,风小或无风时树静静的站在江边象卫士。旁边的江提上有榆树、柳树、杨树等树木,上面只是残留着几片干枯的叶子,在风雪中飘摇。 今年雪大、雪多,一场接着一场。走路踩着雪,一步步咯吱咯吱踏出雪痕的感觉,真的很美妙。与往年相比气温似乎没有大寒的味道。 也许岁月的沉淀可以浓郁记忆的韵味,往事追忆,加深了回忆美好的程度。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晰记得属于童年岁月的那段时光,那时的大寒格外冷,那时过年的气氛却格外热闹。 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入秋时开始上山打柴禾搂草,一定要省着烧才能勉强维持到春天。冬天,家中室温常常低到十度以下,只有遇到过节和特别冷的天,母亲才会把火盆端到炕上,即使这样,室温也不会高于十五度。火盆里红红的火炭,温暖着这个平常的家庭。而到了大寒,天气更冷了,也是全家人最遭罪的时候。到了夜晚,天冷得连星星都缩成了疙瘩,月光更是寒气逼人,村庄匍匐在大地上,光秃秃的树木缄口不语,偶尔一声狗吠,便显出夜的慢长。前半夜烧了很多屋子暖暖的,而到了下半夜因为温度低,家人都用棉被把头蒙得紧紧的,要么可真是露哪儿冻哪儿!而那时的我似乎从不畏惧寒冷,即使是手脚脸蛋冻得通红、鼻涕不断,依旧是不安分地到处乱跑,我更喜欢在冰面上穿梭如飞地追逐嬉戏。 为了取暖做饭,我和哥哥姐姐养成了三天两头上山砍柴的习惯。那时,十来岁的我,每次上山都要砍三四捆柴禾,累自不必说,光是全身被灌木荆棘划出的血口子都数不过来,只要身上一出汗,就会蜇得痛痒难耐,而汗出多了,被寒风打透衣衫,又会冻得瑟瑟发抖。但无论有多辛苦,每次把柴禾背到家后,看到母亲高兴的表情,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甜蜜。就是因为我们的付出,家里能多烧一点柴,多升几度温,全家人的脸上也会多了些许笑容。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凛冽的寒气可以肃杀生命的盎然,却抵挡不住人们“忙年”的热情。年关一天天的临近,过年的气味越来越浓郁,心情总是沉湎在闲淡温馨中。除旧迎新,是永恒的话题。在这不断的翻新中,人们憧憬着生活的更加美好。大寒过去便是年,山村里升起袅袅炊烟,家家支起大灶,杀猪宰羊,煮肉蒸馒头。父亲用红纸糊出漂亮的灯笼,母亲扯回几米布为家人缝制新衣裳,哥哥用攒了一冬的零花钱买来烟花炮竹。一副副对联贴在门楣,喜庆吉祥;一张张年画贴在墙上,生辉豁亮……我竟然觉得这个冬天已不再寒冷,毕竟,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了。一棵柳树,石头墙草房,度过了十二余载的悠悠时光,父母、哥姐弟欢聚一堂,过着人世间平平常常的生活。 回忆有时候很美,旧事重提可以丰盈人生的内涵,重温时光,那些暖色的画面渲染了岁月的色彩,以至于多年以后的今天,依然执着的守望着。声声鞭炮,依然响彻在耳旁,那一地的烟花碎片,仿佛曾经的模样,那阵阵传来的硝烟味道,依然飘逸着当年的味道。 明日又是大寒时节,空气中游离着丝缕的过年气味,此时我坐在冬日的阳光之下,午后的时光悠闲淡定,慢慢展开思绪,任其自然的流淌,那些旧年的细琐往事浮在上面,轻轻的飘摇着、灵动着…… 一个个节气踩着时令的节奏,如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冬天我喜欢追忆春天,春天我喜欢追忆另一个冬天。我喜欢把过去的事说成往事,又喜欢把往事说成如烟。我天生恋旧,又更喜欢新鲜。其实,所有的过去都曾绚烂,所有的往事都不会如烟,只会如退了色的老照片,贴在心底,温暖着生命的一个又一个冬雪雪冬的日子。一生一世也就这样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明明暗暗更迭转换。 我愿在梦中生活,大寒小寒又一年。时光的轮回,走进了又一个多雪的寒冬腊月,走过了又一个不同的年月。无论走进还是走过,这一路的风景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周而复始的循环,有时也会让人感觉很乏味,也让人总会流连于曾经的梦中追忆过往。 忘不了,我的大寒我的年!美丽的松嫩平原,遇到难得一见的暖冬时空,分享着这独特的“隆冬”韵味,感受到马年的不同…… 羊年即将到来,五羊开泰的和谐景象,催动着我去遐想未来的美好时光——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