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资料
| ||
![]() 日志正文
|
||
清代小四王王寰王玖王愫王昱绘画赏析 王昱重林复嶂图 王宸 (1720-1797)〔清〕字子冰、子凝、紫凝,号蓬心、蓬薪、蓬樵,晚号蓬樵老、老蓬仙、蓬心老樵、蓬樵老莲、蓬心道人、蒙叟、玉虎山樵、在官衲子、退官衲子、柳东居士、莲柳居士、潇湘翁、埽华庵主、墨憨头陀,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六世孙,王原祁曾孙。乾隆进士,官永州知府。幼承家学,酷好书画,书法颜真卿,气度恢宏。工诗,山水克绍祖法,宗元四家,旁学王绂,多用枯笔重墨,荒疏古秀,脱略形似,其中年之作干笔皴擦中现润泽之趣。晚年所画笔墨老辣,枯寂中带有蕴秀之气,间作浅绛设色,近似王原祁。与王昱、王玖、王愫合称“小四王”。传世作品有乾隆六年(1741)作《仓圣祠图》卷三十四年作《吴门小筑图》卷五十六年作《楚山清晓图》卷五十九年作《观海图》卷,均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乾隆四十年(1775)作《茅亭对话图》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仿倪瓒潇湘图》卷藏故宫博物院;《仿名家山水册—秋山行旅图》藏广州美术馆;乾隆五十七年(1792)作《仿大痴山水图》轴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八年(1743)作《盘山记胜图》卷、五十六年(1791)作《仿王蒙山水图》轴藏常熟博物馆。著有《绘林伐材》《蓬心诗钞》。 王玖 (1745-1798)〔清〕字次峰,号二痴,又号二痴居士、海隅山樵、逸泉主人,江苏常熟人。晚年移居苏州,画室名曰“逸泉山房”,王翚曾孙。山水远承家学,发扬祖法,构图布景不离乃祖规则,少师从黄鼎,经亲授秘法,呈灵脱之象,进而遍临古迹,造诣益深。王玖善用枯笔,无甜熟之弊,用墨则兼有浓淡润燥之妙,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所作修篁、幽兰、菖蒲、拳石等小品,奇峭简劲,清逸古雅,时誉颇高。与王昱、王宸、王愫合称“小四王”。传世作品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作《仿元人山水册》、四十九年(1784)作《红树秋山图》扇页、四十二年(1777)作《纫香环翠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苍石蒲草图》轴,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子廷元、州元,俱善画。
王素 (1794-1877)〔清〕字小梅、小某,号竹里主人,七十岁以后又字逊之,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善画人物、花鸟、走兽、鱼虫,幼师鲍芥田,后法华喦。道光初与王应祥(字古灵)、魏畹(字小眠)并驾,齐名江左。所作笔墨清逸,人物富有生活气息。自谓书拙,每晨必练数百字,至老无间断。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入扬州,曾迁居邵伯、郭村,逾年重返扬州。兼能篆刻,法汉印,然为画名所掩。传世作品有《二湘图》《春雷起蛰图》现存日本;《渔家乐图》轴藏德清蔡氏止水轩;《山居乐岁图》轴藏浙江省博物馆;《钟馗图》轴藏上海博物馆。
《洞庭秋月》说明: 在清初,出现了影响整个清代画坛的“四王”画派,随后又有被誉为“小四王”的四位杰出画家,即王愫、王昱、王玖、王宸。其中王愫作为王麓台之侄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
王愫生活于乾隆年间。《洞庭秋月》为王愫的中年之作。整幅画面描绘了洞庭东山秀美的秋色。悉看画面,近处坡石奇峭兀起,石下有渔船停泊靠岸,再向远处可以看见几间草舍,周围林木繁盛。想这里一定有一位隐士居住于此,享受着洞庭的独特景色,如果身临其中呼吸着空气中的湿润气息,身心会格外的舒畅。画中左侧峰峦峭拔耸立,石缝间生长着茂密的杂木。在靠近湖水处有溪泉注入。湖中央坡石平缓,水中芦苇丛生,似乎沙沙作响,观之犹有秋风阵阵袭来。空中一群大雁萦绕飞行,其下沙渚绵延至湖的深处,好一派江南水乡近暮十分的特有风光。
此画为竖式构图。构图别致巧妙,取坡石一偶,山峦一角,借鉴了“马一角”的布局方式。整体上部留有大片空白,表示出湖水茫茫无边,接连天际的浩淼景象。这里我还要提到一点,在竖幅的构图中,如此处理天水浩茫的空间,很有些特别的意味。另外,画家在山石的笔法运用上,就处理的很“实在”,多以披麻皴,反复皴擦。墨色由淡而深,的逐层润染,再以焦墨提醒,尤显浑厚华滋,有一种厚重而奇峭的感觉。林木的点染上,用笔用墨也很滋润。王愫一方面借用古人的笔法,向人们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景物风貌,另一方面,他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画作之中。他感悟了江南真山真水并“搜尽奇峰”,把传统的笔墨形式化为自己的表现方法,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上乘之作,他不愧为“小四王”的代表。
画面右上方题有:“洞庭秋月。”署款:“雍正癸丑,清味仿黄鹤山樵笔法,林屋王愫。”钤盖朱文“愫印”,白文印“江左乌衣”,起首钤有朱文圆印“上下千年”,右下压角白文印“天真烂漫是吾师”。
王愫简介:
王愫(生卒年不详)字存素,号林屋,一号朴庐,江苏太仓人,侨居苏州。著有《林屋诗馀》、《朴庐存移中附论画》一卷传世。
王昱 (?-1750后)〔清〕字日初,号东庄,亦称东庄老人,又号云槎山人、东庄农隐、樵云山人,江苏太仓人,王原祁族弟。游京师,从原祁学,并观摩宋元诸家窥其奥秘,所作山水仿黄公望居多。笔墨淡而浑润秀逸,疏而有致,笔意在倪瓒、方从义之间,为原祁所称道,与王玖、王宸、王愫合称“小四王”。族兄原祁开局于京师,四方善绘者云集。凡乞原祁画者,原祁必令王昱代为成图,祁仅略加点缀而已。传世作品有康熙五十九年(1720)作《夏山暖翠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雍正五年(1727)作《浮峦暖翠图》轴藏首都博物馆;雍正四年(1726)作《重林复嶂图》轴、十一年(1733)作《仿黄鹤山樵山水图》轴、乾隆四年(1739)为程阜山作《山水图》轴藏上海博物馆;十二年(1747)作《溪山渔隐图》轴藏辽宁省博物馆;十三年作《仿王蒙玉山白云图》藏故宫博物院;十五年(1750)作《春色满山图》轴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枫林秋色图》轴藏中国美术馆;《烟霭沙丘图》轴藏四川省博物馆。著有《东庄论画》。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