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5个月
访问:?
文章:574篇

个人描述

姓名:石涛
职业:艺术品运营商
年龄:随着岁月逐步增长
位置:中国,海南
个性介绍:
本人绘画作品鉴赏家,会计学会副会长,精通国内外资本运营,会计业务咨询,审计业务研究,工商业务咨询,税务业务研究,经济评论,摄影研究,心理学研究,国内外贸易研究,消费维权研究,本人著有〈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例〉<财经论文集>,喜欢文学,摄影.野外拉练.QQ57797635
我的自传网址是:http://tingyue.spaces.live.com/PersonalSpace.aspx?_c02_owner=1敬请光临

清代意大利籍华人画家郎世宁绘画赏析

2007-08-16 07:45 阅读(?)评论(0)

                        清代意大利籍华人画家郎世宁绘画赏析

郎世宁宫廷画欣赏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

 

郎世宁及其宫廷画 12幅郎世宁及其宫廷画: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郎世宁正值七十大寿,为此,皇帝还特地为他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生日当天上午,郎世宁赴圆明园晋谒乾隆皇帝,除了贵重物品赏赐外,得皇帝亲笔题写的颂辞,在从圆明园返回城里的路上,郎世宁更是荣耀万分,坐在华丽装饰的轿内,由24人的乐队作前导,后面有不少满汉官员骑马相随,所有在京师的传教士也都聚集在宣武门的天主教南堂,为郎世宁祝贺。由此可以看出郎世宁甚得皇帝恩宠,殊荣有加,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其次,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做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同时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壁画风深受皇帝器重。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由于郎世宁绘画成就很高,从其学画的甚多,有孙威风、永泰、张为邦、丁观鹏等,这些画家连同他们的老师郎世宁,在宫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以往的宫廷画,又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新颖、别致的流派、并使之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同时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再次,郎世宁的作品大都被宫廷收藏,民间罕见。郎世宁到京城就入宫成为一名专职的画家。由于郎世宁作品采用明暗画法和写实风格,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欣赏,故郎世宁创作的作品几乎都留在宫内,民间几乎很难见到,因而郎世宁的作品弥足珍贵。从目前海内外市场上看,他的作品很少见,偶有亮相,常常会吸引海内外藏家的追捧,所以郎世宁作品创下天价也就在情理之中。

近几年,在海内外拍卖会上,郎世宁的作品迭创佳绩。记得1999年北京翰海曾征集到郎世宁12开《山水人物册》,每开20×27厘米,估计120—180万元,此画册有人物山水画8页,山水画2页,清皇宫原装原裱,题鉴为“郎世宁山水十页光绪丁西六月迟翁题”落款为郎宁世谨画”,收藏章款有:“郎世宁山水真迹,精品上上”、迟庵审定、“尺庵书画库上品”。对于此画,权威专家看后赞不绝口,最后该作经过激烈的竞争,以300万元拍出。2000年,香港佳士得又推出了郎世宁的力作《苹野秋鸣》,结果受到了海内外买家的青睐和追捧,以1764.5万港币被海外一位收购,该价格不仅创造了郎世宁作品的最高价,而且为中国画第二高价,同时,大大提高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价值

 

郎世宁孔雀开屏图
孔雀开屏图 大轴 绢本 设色 纵328厘米 横28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表现了繁花盛开的庭院内,一只雄孔雀正展开美丽的尾羽,向另一只雄孔雀炫耀。这是一幅充分表现中西绘画技法融为一体的作品。山石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法,并细加点苔,树木枝干以及孔雀的身体又采用欧洲的明暗画法,已突出立体感和细部的结构变化。牡丹花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法,而玉兰和海棠却又采用西方绘画的明暗变化,叶片上有彩影的折射,质感突出。地面也以色彩全部铺满,不似传统技法中的留白,空间上透视感强。

 

朗世宁百蝶图 卷、纸本=纵116.2*横27.44(CM) 框、纸本=纵66.00*33.00横(CM) 台北故宫
博物院藏本幅作品,色彩鲜艳、亮丽,逼真写实的手法将百只蝴蝶描绘的栩栩如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宫旧藏国画朗世宁工笔花鸟图册页十页朗世宁,意大利米兰人,于青年时来华传教,康熙末年进入宫廷,作了数十年中国宫廷艺术家。朗世宁为皇帝画了多幅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人物肖象、走兽、花鸟画作品,倍受康、雍、乾三帝的赏识。

此套花鸟册页共十页,分别绘制了牡丹、萱花、荷花、菊花等四时花卉,笔法细腻,色彩艳丽。作品揉合了中西画风,画面的构图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景物相对丰富,构图也更加饱满。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明暗层次清晰,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强烈的质感,小鸟的动态以及点睛之处的描绘尤为灵动逼真,显示了朗世宁训练有素的西洋绘画技法,使画呈现出与传统中国花鸟画不同的面貌。

  

清雍正郎世宁午瑞图轴(图)

    《午瑞图》轴,清雍正,郎世宁绘,绢本,设色,纵140cm,横84cm。

    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就构图而言,画中物品聚散有致,呈正三角形布局,给人的视觉以稳定感。而绘制方法则采用色彩深浅及光影明暗的变化展示花叶、水果和瓷瓶的立体感,尤其是瓷瓶肩部见于欧洲绘画而中国画绝无的“高光”手法,能令观者清晰地体会到西方油画的技巧。虽然画面没有落款,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图应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作为异域来客,为了使基督教广布中国,明末清初抵华的众多传教士们采取了将东西方文化相融合,而后循序渐进地推行教义的传教策略,郎世宁无疑是一位彻底的实践者。尽管此图中他对静物的表现技法源自欧洲油画,然而其内容反映的却是蕴含华夏民族两千余年文化精髓的风俗。正是由于借助兼得中外、博取东西的折衷技巧与迎合中国皇帝趣味的题材择选,才使郎世宁成为深得雍正、乾隆两位帝王赏识、并且大加重用的西洋画家,他有为数不少的画作存世亦得益于此。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