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资料
| ||
![]() 日志正文
|
||
改奇和傅包石作品欣赏 傅二石 山水国画 傅二石,傅抱石之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国画院一级画师,傅抱石纪念馆名誉馆长。
清 改琦,绢本 设色,纵99.3cm,横32cm。 改琦(公元1773-1828年),字伯蕴、七芗,别号玉壶外史,西域(今新疆)人,久居华亭(今上海松江),以画仕女人物擅长,是清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作品风格淡雅,笔姿秀逸,亦擅画山水、花鸟、兰竹。 改琦(1773~1828),清代画家。字伯蕴,号香白、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工人物、花草、兰竹小品,尤以仕女画著名。师前人而又独具风貌。作品有《逗秋小阁学书图轴》和《竹下仕女图轴》等。 《元机诗意图》轴,清,改琦绘,绢本,设色,纵99cm,横32cm。 改琦是清后期仕女画中成绩突出的画家,也是一位天姿英敏、诗词书画并臻的艺术家。
改琦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生于1774年,卒于1829年,他的祖先是新疆人,后世居北京,因祖、父以武职官住松江,所以他生于松江(今上海市)。改琦幼时特别聪明,自小就喜绘画、诗文、成人后善画山水,花草,兰竹,其仕女画成绩尤为出色。秦祖永在《桐阴论化画》中,把改琦的仕女画评为“妙品”,并说他“落墨洁净,设色妍雅”,是一位能脱去脂粉习气的高手。
改琦是清代人物、佛像、仕女和肖像画家,尤以仕女画享誉画坛,与费丹旭并称“改费”。他的仕女画作,继承唐宋以来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吸取明仇英蕴藉雅逸的特色,形成了自己仕女画的纤细清瘦,姿容文雅的造型,飘逸简适的线条,勾画精微,笔墨舒展的独特的风格,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
他所绘的《红楼梦图咏》刻本,流传广泛,深得时人好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玄机诗意图》轴,描绘的是唐代女道士、诗人鱼玄机,她低眉沉思,仪态端庄文静,用笔细秀,色彩淡雅,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大家闺秀的姿容。改琦所作人物肖像也很简洁生动,如《玉鱼生像轴》,画钱东禅定遗像,白衣坐树杈间,须眉描画精细,衣纹流畅明快,老树渲染逼真,深得传统之法。他的山水画创作学仇十洲和唐寅,花卉学恽南田,其妙处真追北宋,都属工细清丽一路。他还工书法,兼能诗词,有《玉壶山房词选》传世。其孙改篑传其家学,亦善仕女。
此图为改琦53岁时所作,他在好友黄荛圃处看到同时代画家余集(号秋室)创作的《元机诗意图》,笔情秀逸,风神清朗,颇有感触,遂一时兴起,援笔绘成此图。
改琦的仕女画远溯唐宋,近法明清诸家,推崇明唐寅、仇英、崔子忠等人落墨洁净、设色妍雅的气韵格调。所绘题材范围广泛,既有现实生活中的闺阁、妓女,理想世界中的美女佳丽,又有为《红楼梦》等文学作品所作的插图,他还倾心于表现历史上有着不幸遭遇的下层女子,如西晋大官僚石崇的家妓绿珠、唐中期长安名妓薛涛、晚明秦淮名妓卞玉京及此幅唐代女道士鱼元机等。
图绘鱼元机手展诗卷、侧身坐于藤瘿椅上的情景。她身单体薄,面容憔悴,双目中隐隐流露出一丝矜持凄凉的怨情,这正是清代文人画家所刻意追求的女性“清淑静逸”之趣。为了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意趣,作者在技法上没有使用方折明显的粗犷线条或浓墨重彩的晕染法,而是用轻柔简练之笔,以浅淡的墨线勾勒出婉转工细的线条,并以淡彩在衣纹的勾线处罩染,使线条逾显柔和淡润。同时,作者注重色彩的运用,画面以冷色调为主,元机身着月白色上衣和白色长裙,其领口、袖口和腰际处的饰带及双臂所挽宝蓝色的披肩皆属冷色,素雅的设色构筑出一种凝重的氛围。为了丰富画面的色彩并体现元机身为青年女性爱美的特点,作者将元机内衬的衣领及袖口处染以暖色调的红色,在冷暖色调的相互映衬中,进一步渲染出元机忧郁神伤的情态。
本幅款题“元机诗意,秋室老人有此图,今在荛圃处。乙酉初夏,七芗改琦并记。”钤“七香”、“云阳”2印。乙酉为清道光五年(1825年)。画幅左上方有清沈吾于同治十年(1871年)的题识,文中记述了画家作此图的由来,下钤印2方。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